【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科技“国家队”推出科普“嘉年华”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被誉为科技“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其分布全国的百余个科研院所和三所院属高校,自2005年起连续20年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推出盛大的科普“嘉年华”,广泛吸引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与,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
物理所:“中二所的奇妙冒险”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中二所的奇妙冒险”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园区、怀柔园区和江苏溧阳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同步进行,包括院士讲座、科普分享、实验室探访、科普图书展、大型实验秀等丰富内容。
院士讲座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玉鹏以《物理的功能》为题,深入浅出讲解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以及凝聚态物理的丰富内涵。科学实验秀让观众直观感受科学之美。人工智能(AI)主题沙龙则聚焦AI的广泛应用,展现AI的无限潜力。
在中关村园区,超导磁悬浮、空气大炮等多个互动实验区让公众亲身体验科学的奇妙,AI体验区、科学图书区则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科学体验和学习机会。
在怀柔园区,单晶薄膜实验站、清洁能源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实验大厅等多个实验站和实验大厅开放公众参观,并策划推出《科学真好玩》原创科普小课堂。
江苏溧阳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推出“从科学发现到颠覆人类文明的技术创新”“锂离子电池的过去与未来”两场主题科普报告,并开设科学工坊和“科学集市”,吸引公众参与。
计算所:科幻点燃科学梦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24年公众科学日以“科幻点燃科学梦”为主题,旨在通过公众和青少年有吸引力、感兴趣的科幻题材作为切入点,吸引公众和青少年参与,给青少年种下科学的种子。
活动上,该所向公众科普展示十多项科研成果,包括“一生一芯”计划、《流浪地球2》最Cool科技——硅立方浸没液冷计算机、最新一代龙芯、寒武纪智能芯片、自然语言芯片设计、高精度自主导航巡检车、小铁智能应用服务平台等。
“计算的脚步”展厅则展示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历程,同时推出适合青少年的“神计妙算”小讲堂3场科普讲座,以及青少年喜爱的“神计妙算”科幻游、科幻解密寻宝两个科幻主题科普游戏活动。
声学所:科学之“声”启迪未来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公众科学日活动以“科学之‘声’启迪未来”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让公众体验奇妙的声学世界。
声学所所史馆是首次对公众开放,“小小讲解员”和科研人员、研究生一起,为参观者进行讲解。《神秘的水下声世界》《用声音降温——热声效应》《记录声音——揭秘爱迪生留声机》《声音魔法师》《水下顺风耳》5场科普报告,让观众“声”临其境,尽享声学科普“大餐”。
据悉,声学所今年还首次采用一所四地协同联动的方式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
过程所:“碳”知过程“预”见未来
探秘重点实验室、参与科普互动小课堂、亲手做科学小实验、打卡现代化工展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今年的公众科学日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公众“碳”知过程,“预”见未来。
通过“碳”知重点实验室,公众可参访难得一见的介科学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生物药制备与递送重点实验室。
互动体验活动上,小黄鸭戏球、探索电池的秘密、干净的水从哪里来、夏日“冰花”、“水”中花园、神奇的“海绵宝宝”、会跳舞的花青素等7场有趣生动的科普互动小课堂轮番“开讲”。
通过传播“新化工”理念,“碳”知未来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现代化工的魅力;沉浸式体验空间则展示虚拟化工厂及疫苗作用病灶的微观过程。
空间中心:科普解读太阳风暴与嫦娥“会”鹊桥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在公众科学日活动上,钟秋珍研究员以“美丽的极光和呼啸的太阳风暴”为题,为公众揭示了极光的美丽与太阳风暴的关系,以及地磁暴对太空安全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赵勋峰研究员带来“嫦娥‘会’鹊桥——嫦娥六号、鹊桥二号科学载荷介绍”主题科普报告,介绍月球的基本概况、嫦娥工程载荷系列的运行情况,对嫦娥六号和鹊桥二号即将开展的探测任务进行展望。
空间中心还与怀柔区教委合作,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怀柔分校的110名师生举办定制专场活动,参观“逐梦九天,叩问苍穹”空间中心历史展,参观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中国区域警报中心,了解中国空间天气预报员如何实时监测和预测空间天气变化。